第八届(2025)网络平台治理暨第八届公司治理与企业成长论坛圆满落幕

时间:2025-09-28 点击数:

9月27日,“第八届(2025)网络平台治理暨第八届公司治理与企业成长论坛”在河北经贸大学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公司治理专业委员会、河北经贸大学主办,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承办,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河北经贸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院、河北经贸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成长研究中心协办。来自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代表共150余人参会。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 程瑞芳教授致辞

开幕式由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李桂荣教授主持。河北经贸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程瑞芳教授致开幕词。程校长向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并介绍了河北经贸大学及工商管理学院发展历史、学科建设与办学特色。她表示,河北经贸大学是河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大学,是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兼有哲学、文学、理学、工学和艺术学的多学科财经类大学。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财经类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以一流党建为引领,以新财经教育综合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人才强校、特色发展、创新赋能和开放办学战略,致力于建设国内知名的高水平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作为学校工商管理学科的重点单位,近年来在新财经教育改革引领下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服务河北企业发展,学院下设的公司治理与企业成长研究中心连续五年发布《河北上市公司治理研究报告》蓝皮书,形成了一定的研究特色。希望通过本次“平台治理与企业成长”主题论坛能够碰撞智慧,深化交流,为构建政府、平台与公众多元共治格局贡献方案,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网络平台治理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李维安教授致辞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联职理事长、公司治理专委会主任、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院长李维安教授就“平台生态治理、算法规则”问题进行了专题分享。他表示,人工智能发展的根本挑战在于治理,而非技术;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本身并不会“自行走偏”,治理的关键在于其背后操纵、使用和制造它的企业与利益共同体。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建立有效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这一治理议题需要放在中国数据强国战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背景下进行讨论。本次会议聚焦前沿问题、专业性强,有助于与会学者围绕相关议题进行深入交流。

主题报告环节,七名嘉宾做了专题报告。

彭正银教授作主题报告

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彭正银教授发布《中国数字平台治理研究报告(2025)》。该报告从数字平台治理实践与发展、分领域平台治理、分专题前沿治理、治理结论与政策建议四大方面,为中国数字平台治理提供系统性参考。报告聚焦数字平台新变化,指出其治理的特征和新形势,并提出框架设计思路;深入解析多类型平台治理情况,将跨境电商、零工经济、工业互联网、共享制造四类平台作为重点分析对象,清晰呈现不同领域平台的治理现状与发展特征;同时聚焦多智能体、平台生态竞争、数据安全等前沿治理专题。报告最后提炼出 “跨境电商加速转型”、“零工劳动者走向制度化” 等七大结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跨境电商供应链”和“推动零工职业化” 等七大政策建议,为数字平台治理实践指明方向。

焦豪教授作主题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焦豪教授作题为“AI智能体驱动的管理变革”的主题报告。焦豪教授首先系统分析了工业经济、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三个时代的竞争优势逻辑演变,结合平台企业案例及相关学术研究成果,阐释了AI智能体对网络效应的延伸作用及其对数字平台生态的影响。随后深入分析了AI智能体对公司治理、战略管理、组织结构、营销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等企业管理各领域的具体影响,并提出了AI在企业管理中的“扎根、限定、重塑”三大应用路径。关于未来研究方向,焦豪教授提出了多元化的本土化拓展建议,包括探索“管理者-AI-员工”三方关系的新型管理逻辑、研究AI对数字初创企业商业模式的影响、分析组织与AI双向互动机制,以及解决人机协同决策中的责任界定等关键问题。

彭新敏教授作主题报告

宁波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彭新敏教授作题为“单项冠军企业成长模式比较与选择”的主题报告。他从中国制造业规模全球第一的宏观背景与宁波“单项冠军之城”的实践切入,深入剖析了单项冠军企业在创新与效率之间面临的战略悖论,提出创新引领型、效率赋能型与双轮驱动型三种典型成长模式,并基于技术机会、知识复杂性等维度,对永新光学、激智科技、海天塑机三家冠军企业进行了系统比较。该研究构建了“行业技术体制—企业成长模式”的创新分析框架,揭示了企业依托自身技术基础选择成长路径的内在逻辑,为专精特新企业突破成长瓶颈提供了理论指引与实践参考。

韩炜教授作主题报告

西南政法大学韩炜教授作题为“平台情境下的网络研究:网络行为与治理” 的主题报告,围绕平台生态中创业者行为、网络构建与治理机制展开探讨,提出了系统性分析框架与实践建议。她表示,平台主体借网络效应塑造竞争优势,平台参与者创新创业行为与治理模式紧密相关。报告重点分析了平台创业者网络构建策略,提出创业者可借不同网络结构增强创新协同与市场竞争力,在生态复杂性与生成性张力中构建互补优势,通过跨平台联结拓展资源与市场空间。报告探讨了参与者竞合互动机制,分析了互补者在多平台环境下的专业化与多栖策略选择。在平台治理层面,韩炜教授阐述了界面规则设计对吸引参与者的作用及平台不同发展阶段的治理策略演化,强调平台治理需促进多主体价值共创,借多元治理机制解决集体行动困境,实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与价值平衡。

林润辉教授作主题报告

南开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林润辉教授作题为“智慧科学如何重塑学习/研究模式”的主题报告。他首先从AI的发展历程切入,论述了AI与人类智能之间的关系,即二者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其次,从智能的本质与条件出发,强调智能是系统或智能体在复杂环境中的自适应能力及迭代学习过程,其必要条件有载体、数据等,网络是智能的支撑结构;再次,在界定智能科学概念的基础上,论述了AI从科研流程重构、生产率提高、生产关系调整、体系变革、人类工作辅助及替代等方面对科研和社会科学的影响;最后,论述了AI与创新、治理之间的关系,如搭建人机协作创新模拟平台。从组织视角重新审视多层级协同治理,重新审视人机分工等。

孟韬教授作主题报告

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孟韬教授作题为“平台企业数字营销能力研究”的主题报告。该研究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平台生态系统理论以及实践基础理论,运用多源文献数据与企业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了平台企业数字营销能力的概念维度、测量方法、前因及其对数字营销绩效的影响机制。其创新之处在于理论整合与方法创新,即通过质性元分析构建了数字营销能力的多维结构,并开发出具有良好信效度的测量量表,为数字营销能力的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提供了系统框架。

石晓飞教授作主题报告

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石晓飞教授发布《河北上市公司治理研究报告(2025)》。该报告从河北上市公司总体发展、核心治理维度分析、特色专题研究、治理现状总结与未来展望四大方面,为河北上市公司治理优化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针对性参考。报告聚焦河北上市公司数量增长与板块分布新态势,梳理其2007-2024年从37家增至82家的发展脉络,明确2021年后政策驱动下的增长特征,并呈现沪市、深市、北交所等多板块分布格局;将股东治理、董事会治理、监事会治理、高管治理、信息披露作为重点分析对象,通过与全国数据对比、板块内对比,清晰呈现各维度治理现状与差异特征,深入解析核心治理维度情况;聚焦社会责任、数字创新、漂绿研究等特色专题,挖掘河北上市公司在可持续发展与数字化转型中的表现。最后,报告总结治理成效与提出完善建议,为优化河北省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升治理水平提供参考,助力河北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论文分论坛环节设置了“平台治理与生态共创”“数字赋能与数字化转型”“价值共创与产业发展”三个主题。来自十几所高校的学者与参会代表,围绕分论坛主题进行了论文研讨与交流。

分论坛交流研讨

本次会议围绕网络平台治理与企业成长的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既系统剖析了人工智能治理、数字平台生态、企业管理变革等前沿趋势,又结合河北上市公司发展、单项冠军企业培育等实践案例,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不仅为构建多元共治格局、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凝聚了智慧,也为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深化“最懂河北企业”的品牌建设提供了启示,彰显了学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使命担当。

与会代表合影

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21 版权所有 冀ICP备06012288 地址: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邮政编码:05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