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感悟||宋泓霏:踏寻红土忆初心,青春实践绘振兴

时间:2025-08-11 点击数:

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我院积极开展 2025 年“三下乡”社会实践,带领青年学子走向田间地头,观察新时代以来乡村振兴战略驱动下的优秀发展成果。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乡聚未来”青年实践团宋泓霏同学的实践感悟吧。

暑假期间,作为“乡聚未来”实践团的一员,我随学院老师一同前往河北省邯郸市涉县、永年区、武安市开展社会实践。期间,我们走进多家企业、探访红色教育基地,与当地各界人士深入沟通。在学与思、知与行的交融中,我对乡村振兴战略有了更鲜活的理解,也积攒下了沉甸甸的实践收获。

在涉县赤岸村,我们参观了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向革命烈士敬献了花篮,并聆听了八路军的英勇事迹。这些红色记忆不仅让我重温了党的光辉历程,更激发了我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和对党的忠诚。通过赤岸村负责人和老党员,我了解到赤岸村如何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推动了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村民增收。这让我深刻认识到,红色文化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

在武安市的行程中,我们参观了现代化智控养鸡场、有机农场和农产品加工厂,了解了新农人的创业历程和农业产业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这些实践让我看到了科技在农业中的应用,以及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巨大潜力。同时,通过与企业管理者和村委委员的交流,我深刻体会到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在永年区,我们参观了紧固件博物馆,深入了解了永年区紧固件产业的发展历程、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情况。通过博物馆的展品和讲解,我感受到了永年区作为“中国紧固件之都”的独特魅力和产业实力。这次参观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让我对产业振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紧固件产业作为永年区的支柱产业,其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对于其他地区的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发展,更是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青年, 我们要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发挥专业优势,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同时,我们也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成长,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21 版权所有 冀ICP备06012288 地址: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邮政编码:05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