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展现当代大学生扎根基层一线、用青春力量反哺家乡的生动实践,进一步彰显实践育人在培育时代新人、厚植家国情怀中的重要作用,我院组织开展2025年暑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2024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二班郑雯今同学的实践感悟吧。
7月14日清晨,我踏上返回家乡武安的列车。窗外熟悉的田野山川掠过,心中涌动的不仅是对亲人的思念,更是手握武安市教体局“返家乡”社会实践录用通知的滚烫期待。作为一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子与班级团支书,我渴望将课堂所学融入家乡建设的真实肌理,在平凡的岗位上感受公共部门人事与组织运作的脉搏。
实践序幕在“武安市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会议暨岗前工作培训”中拉开。“家乡是沃土,实践是犁铧,深耕方知其厚”这一寄语,既是动员,也是思想洗礼。前辈分享的基层经验,让我初步感知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复杂性,也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心理与认知基础。

参加武安市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
会议暨岗前培训

教体局团委书记与主管局长给“返家乡”社会实践大学生培训开会
入职教体局团委,首要任务是整理历年团建资料。面对堆积的文件,我运用《档案管理学》知识,采用“主题-年份”二维标签法分类归档,让过程更加高效有序,也让我体会到了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工作对组织高效运转的重要性。



在股室整理相关资料
实践深化于参与“两新”领域建团推进会。我负责统计全市民办教育机构团员基数,这成了微型“人力资源盘点”实战。我设计含机构名称、适龄青年数等关键信息的结构化表格,对数据模糊或缺失的机构,运用沟通技巧逐一核实,确保信息准确。当统计数据作为重要依据呈现给决策者,推动民办教育领域团建工作时,课堂“数据驱动决策”理念在现实中落地。

在办公室进行相关团员统计工作
实践的尾声定格在一次特殊的“洗城”志愿活动。烈日下,我与同事们手持工具,认真清洁单位周边街道。汗水浸透衣衫,尘土沾满脸颊,而内心却无比踏实。那一刻,我更深切理解了公共服务的真谛——它不仅在于案头的规划与统筹,更在于俯身向下的行动力与奉献精神。那张沾满灰尘却笑容灿烂的志愿照片,成为这个夏天最质朴的勋章。

志愿参加武安市“洗城”活动
实践让我具象理解“服务青年、凝聚青年”的使命。整理资料、统计团员数据,核心是服务与联结,也强化了我作为青年服务者与组织桥梁的责任感和协调能力。参与家乡建设,愈发激荡起我内心深处的归属感与责任感,我真切触摸家乡发展的强劲脉搏,这份与故土血脉相连的羁绊,终将凝聚为反哺桑梓的不竭动能。在武安教体局的这个夏天,以汗水为墨、以思考为笔,不仅在青春的画卷上镌刻下深刻印记,更是引导我们于躬身实践中洞察家乡发展所需,将服务过程中的温暖感悟融入成长轨迹。未来,我将以青春之力汇聚智慧,用实际行动为故土的繁荣发展持续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