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感悟||赵伟志:践振兴之路,悟青年担当

时间:2025-08-10 点击数:

为将理论学习与社会现实深度融合,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工商管理学院于2025年暑期启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组织青年学子走出校园、深入乡村,近距离观察新时代乡村发展的鲜活实践,感受基层大地在政策指引下的变革活力。乡聚未来青年实践团成员赵伟志的实践感悟,正是此次活动中众多学子心声的缩影。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我跟随工商管理学院乡聚未来实践团前往邯郸涉县、武安、永年区。从探寻乡村发展模式到感受科技赋能农业,从了解政策落地实践到见证数字经济活力,再到触摸传统文化传承,一路见证乡村振兴的多元图景。这次经历,让理论知识在乡土实践中扎根,使我深刻体会到乡村发展的蓬勃力量,更明晰了青年投身其中的责任与方向。

1产业振兴:数字链动沃野,特色铸就品牌

在永年紧固件博览中心,有着工业之米美誉的紧固件借助云端展厅链动全球,3D建模技术让一颗螺丝钉演绎出产业传奇;武安一品一播基地里,直播间化为农产品上行的翅膀,破解了物流时效与标准化痛点;白沙村加工车间全自动流水线坚守零添加承诺,让武安小米在科技赋能中闪耀健康之光;磁山镇华丰能源以进不见煤、出不见焦的绿色智造,书写传统工业向花园工厂的蜕变史诗,产业发展的活水源于创新破局,唯有深耕特色、拥抱数字,方能激活乡村经济一池春水。

2人才振兴:雁归反哺桑梓,沃土培育新苗

武安市农业农村局座谈会上,引育并重策略为青壮年铺就家门口创业的阶梯;佳美农业张鹏从都市白领转型新农人,打造的智能鸡舍保留人工岗位彰显出人才关怀的温度;白沙村体育馆与图书馆成为吸引青年的磁石,集体经济平台托起返乡梦想,人才如种子,既需政策春雨的润泽,更需乡土情怀的滋养,方能扎根抽穗、茁壮成长。

3文化振兴:红脉薪火相传,古韵焕发新生

涉县129师旧址前的深切缅怀与重温入党誓词的铮铮誓言,将红色基因熔铸为坚定的信仰坐标;伯延镇商帮老宅中,泛黄汇票上以义制利百年商道,为当代青年注入诚信经营的灵魂密码;永年广府古城的太极剑舞划破晨雾,以柔克刚的哲思在23万研学足迹中绵延不息,文化是乡村根与魂,守红色初心、承商道精粹、扬国术智慧,方成永恒灯塔。

4生态振兴:青绿描摹画卷,科技守护净土

磁山镇华丰能源以33%的绿植覆盖率颠覆焦化污名,证明工业锈带可蜕变为生活秀带;永年企美实业通过327项检测的有机杂粮,构建从田间到全球餐桌的零碳闭环;佳美农业智能化粪污处理系统,实现了生态养殖与民生就业的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并非一句口号,需以技术为笔、责任为墨,方能绘就可持续发展长卷。

5组织振兴:党建引领聚力,治理激活效能

白沙村在一制三化的机制下,以科学治理推动集体经济腾飞,村民共享体育馆、游泳池发展红利;永年赤岸村创新红色+”模式,借助连心巷、主题餐厅激活文旅经济,惠及800余乡亲;农业农村局座谈上,三大振兴协同推进的顶层设计,彰显了政府主导的基石作用,组织是乡村振兴引擎,强建堡垒、优化机制、聚焦民生,方能凝聚起万众同心的奋进之力。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是一堂深刻的行走的思政课。从涉县的红色传承到佳美农业的产业实践,从白沙村的组织引领到广府古城的文化赋能,每一站都让五个振兴的种子在心中扎根。作为新时代青年,我明白乡村振兴的画卷需以实干铺就,青年担当要在扎根乡土中彰显。未来,我会带着这份实践感悟,将红色精神与文化根脉融入行动,以青春之力为乡村振兴添彩,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书写担当。


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21 版权所有 冀ICP备06012288 地址: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邮政编码:05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