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感悟||李祺祺:青年聚力乡村兴,青春挺膺现代化

时间:2025-08-03 点击数:

为强化学生实践素养,引领青年深度参与乡村振兴、助力中国是现代化建设,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组织 “乡聚未来” 实践团,奔赴邯郸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从红色热土到振兴现场,从文化传承到产业前沿。接下来,让我们看看“乡聚未来”实践团李祺祺的实践感悟。

太行山下,漳水之滨,这个夏天,我随学院“乡聚未来”实践团走进邯郸。从红色旧址的烽火记忆到乡村振兴的鲜活图景,从商邦文化的千年底蕴到产业转型的蓬勃生机,一路行来,所见所感皆化作成长的养分,让青春的根系在乡土间扎下深根。

忆红色峥嵘,铸青春信仰

涉县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内,泛黄的照片与斑驳的实物,无声镌刻着革命先辈在太行山脉的峥嵘岁月。与赤岸村村委会座谈时,村干部详述依托红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的实践,让革命精神成为驱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老兵们的亲身讲述更令人动容,他们眼中的坚定与执着,使我们深刻领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核。这段红色之旅,筑牢了我们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也让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愈发清晰。

品商邦文化,探发展智慧

武安伯延的徐家大院与商邦文化博物馆,藏着晋冀鲁豫地区商业发展的密码。青砖灰瓦间,可窥见晋商“诚信经营、抱团发展”的商道智慧;周总理纪念馆中,伟人深入群众、实事求是调研的事迹,让我们深谙“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深刻要义。在华丰集团,现代化生产线与严谨管理模式令人赞叹,企业负责人阐述的“绿色转型、循环发展”理念,展现了传统工业在乡村振兴中的新生机——企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实可和谐共生。

走乡村一线,悟振兴之道

武安白沙村的生产基地里,瓜果飘香、机器轰鸣,村委干部言及发展之道:“我们靠的正是‘抱团干、创新闯’,让土地生金、乡亲致富。”一品一播基地内,主播们推介当地农特产品的场景,彰显数字经济为农产品外销开辟新路径的优势;农业农村局与佳美农业的座谈中,“生态种植、品牌建设”“农旅融合、三产联动”等关键词,勾勒出绿色农业的发展蓝图。在北安乐乡小学助教时,孩子们纯真的笑脸让我们明白,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青年一代当投身基层,以知识赋能乡村未来。

赏文化瑰宝,续传承之脉

永年广府古城中,太极爱好者行云流水的招式,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漫步古城墙下,聆听“武禹襄、杨露禅”的太极故事,目睹古城依托太极文化发展的文旅产业,我们深切感受到“文化自信”的力量——传统文化并非博物馆中的陈列,而是能融入现代生活、驱动乡村发展的宝贵资源。永年紧固件市场从“小作坊”到“大产业”的蜕变,更印证了“产业集群、专精特新”是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路径。

聚实践感悟,向未来而行

此行让我懂得:乡村振兴的密码,藏在红色基因的传承里,写在绿色发展的实践中,续于文化根脉的绵延间。作为新时代青年,唯有将学识融入乡土,把理想种进大地,方能让“乡聚未来”的誓言落地生根。这段滚烫经历,是成长的刻度,更将化为奋进动能,驱动我们在青春赛道全力奔跑,以实干为乡村振兴书写更厚重的时代注脚 。


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21 版权所有 冀ICP备06012288 地址: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邮政编码:05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