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探寻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功实践,解码白沙村“五个振兴”的成功经验,7月2日,工商管理学院“乡聚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团踏入了这座享誉全国的“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邯郸武安市白沙村,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之旅。

解码白沙:探寻振兴之路,感悟发展伟力
盛夏的白沙村,绿树成荫,碧水环绕,整洁宽阔的道路两旁,现代化民居与田园风光和谐共生,处处洋溢着富裕、文明、祥和的气息。实践小分队首站抵达白沙村党群服务中心。在村委会办公室主任李海峰同志的引导和细致讲解下,同学们深入了解了白沙村的蝶变之路。李主任详细介绍了村庄基础设施的跨越式提升、村委组织架构的科学高效、党建工作的扎实引领以及惠及全体村民的丰硕福利成果。通过观看白沙村宣传片,实践队成员们进一步了解到白沙村在村党委书记侯二河同志的带领下,从昔日的“一穷二白”中奋起,坚持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通过兴办集体企业、整合资源,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建成了集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于一体的现代化美丽乡村,让“幸福白沙”从愿景变为现实。

随后,实践队员们与李海峰主任进行了专题访谈。双方就白沙村发展历程中的关键决策、治理经验以及面临的挑战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探讨。李主任围绕“一制三化”工作机制,阐述了白沙村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十四五”规划的指引作用,把握集体经济发展方向,推进绿色生态转型,坚持创先争优的发展模式。同时,他还向实践队成员们深入剖析了集体经济相较于股份制在组织领导和企业管理上的优势,着重强调了集体经济的稳健性。在谈及如何应对人才外流、吸引青年返乡这一关键问题时,李主任着重指出,要以产业为基础,持续做大做强集体经济,为青年创造更加丰富的就业岗位和更有吸引力的职业发展平台。他也坦诚地提到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如专业人才资源较为匮乏、企业面临转型阵痛期等。此次访谈为实践队成员们探寻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提供了宝贵经验。

访谈结束后,实践队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白沙村体育馆。这座现代化的综合场馆内,各类设施一应俱全:宽敞明亮的图书阅览区,设备先进的健身区,标准化的恒温游泳池,此外还设有台球室、篮球场等多样化运动场所,充分满足了村民对提高生活品质、提升健康水平的需求,让队员们切身感受到发展成果惠及民生的温度。

紧接着,实践队深入白沙村农产品加工基地进行参观。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队员们实地参观了面粉生产车间、小米加工车间、玉米加工车间等农产品加工场所,近距离观摩了从原粮清理、研磨、分级到成品包装的全自动化生产线。队员们了解到,白沙村生产的优质面粉和小米等农产品,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始终坚持零添加的生产方式,确保食品安全与健康。这不仅是白沙村集体产业向绿色、健康、科技方向转型升级的生动体现,也是其保障村民“舌尖上的安全”、践行生态宜居理念的重要举措。自动化、清洁化的高效生产场景和对“零添加”品质的坚守,给队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青春宣讲:点亮梦想星火,赋能青春未来
实践队兵分两路,面向中小学开展宣讲活动。部分成员前往武安十中,在宣讲会上,学院党委副书记宋欣以“点燃梦想,赋能青春”为主题,与武安十中师生展开了一场面对面的交流活动。宋书记以生动亲切的语言鼓励同学们以坚定的信念、饱满的热情全力备战高考。同时分享了大学中所需要的各项关键能力,强调全方位发展的重要性,并宣传推介了工商管理学院的各项特色优势。随后,学院团委书记王晓东就河北经贸大学2025年招生政策向同学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另一组队员则走进当地小学,响应专项实践号召,围绕党史教育、普通话推广和乡村振兴主题,生动讲述了党的故事、推广普通话的意义以及家乡的发展变化。宣讲结束后,实践队队员与北安乐乡人大副主席罗丽辉开展了座谈会,双方就村里学生学业帮扶、文娱活动开展以及留守儿童关爱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此次武安白沙之行,同学们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访谈、亲身体验,不仅全面了解了白沙村作为乡村振兴典范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更深刻认识到坚持党的领导、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重视人才培养、关注民生福祉对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意义。白沙村的实践,如同一本鲜活的教材,启迪着青年学子思考如何将专业知识融入国家战略,为探索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