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学院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专业简介

时间:2017-06-25 点击数:

劳动经济学(020207)

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门类应用经济学二级学科,主要研究劳动关系、劳动力资源配置、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社会保障、绩效管理及薪酬分配。本专业通过对国内外劳动经济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分析,可为劳动制度改革、劳动关系的处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促进劳动力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长期智力保障。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与完善,我国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已有了重大发展,是一门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学科。1985年中国人民大学在国内率先开设了劳动经济学专业。河北经贸大学1992年开设劳动经济学专业,是河北省最早开设劳动经济专业的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研究在河北省居于领先地位,在国内也具有一定影响。本学科现有专职教师16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6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13人;近年来出版学术专著8部,统编教材6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承担省级以上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等立项课题10多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4项。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人才已成为当今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类人才的需求更是越来越大。劳动经济硕士点现有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两个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重点研究企业及事业单位、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具体研究内容包括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绩效管理实务、薪酬福利与激励、招聘与甄选、培训与员工技能开发、人员素质测评、工作分析和工作评价、职业生涯规划等;劳动关系重点研究劳动关系理论、企业劳动关系处理、国际劳动关系比较研究等。

劳动经济硕士点的研究重点是为企业培养既熟知企业战略管理,又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技术的职业化、专业化的高层次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河北经贸大学的企业管理学科始建于1978年,是河北省省级重点学科,拥有雄厚的教师资源,可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大的支持。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本学科致力于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思想作风严谨求实,有较高精神文明素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系统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经济理论、技术和方法的高层次研究型和实践型专门人才。硕士研究生经过系统的学习与研究,不仅能独立从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而且具备从事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或者独立承担相关管理实践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能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本门学科在国内外的发展方向,进行创新性研究。毕业后适于在企业、政府、公共组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管理工作,或者在高校科研机构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经济及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企业管理(120202)

企业管理学科是我校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是河北省省级重点学科,2009年我校还以企业管理学科为基础获得MBA(工商管理硕士)授予权。

企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胜任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管理及教学科研工作的企业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应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企业的管理问题、管理规律,研究企业内外部资源的优化配置等,以求行业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本学科还注重充分开发学生人力资源,让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同时,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

企业管理学科设有企业组织与战略管理、营销管理与创新、中小企业管理等方向。其中企业组织与战略管理主要研究:企业战略理论及方法、企业组织理论与方法、组织与控制、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改制与重组、企业竞争战略、企业决策理论及方法等;营销管理与创新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市场实务研究,市场开发策略与决策,品牌理论与实践,网络营销,交叉学科与市场营销,行业营销实务,关系营销等;中小企业管理主要研究中小企业成长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发展中面临主要问题和对策,中国式管理的特色与提升,以及中小企业品牌、组织战略、营销、生产、文化、人力资源、竞争力等微观问题。

本专业是一个底蕴深厚的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导师和任课教师一般均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有较高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为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提供充分的智力保障。学科成立以来,本学科的教师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国家科委、省自然科学、省社科规划、省软科学等纵向课题数十项,还主持企业咨询、地方决策等横向课题数十项。在《管理世界》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商务印书馆等权威期刊、媒体、出版社发表了一些在全国有影响的论著。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应,相关成果获省部级奖数十项。

技术经济及管理(120204)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是以技术的生产、流通和应用为基本对象,将技术与经济管理结合的新兴学科。科教兴国和两个根本转变战略的实施,科技在企业竞争中地位日益突出,对融技术与管理于一体的高层次管理人才提出了大量的需求。技术经济及管理学为适应现代企业技术管理、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金融和咨询机构论证和管理及有关部门投资规划与资源利用管理等提供理论支持。作为工商管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经济及管理学与企业管理学联系非常密切,侧重于从数量分析技术角度分析、研究和解决企业管理中的问题。我校的企业管理学科始建于1978年,为河北省省级重点学科。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层次人才。通过三年的在校学习,要求学生具备坚实的经济、管理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相关学科知识;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独立从事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毕业后,能胜任企业技术管理工作及部门的技术经济分析、管理工作,也能承担科研工作和高等院校教学工作。

本学科现有技术创新与科技管理、项目论证评估与投资决策分析、技术经济分析与风险管理三个研究方向。其中:技术创新与科技管理方向主要从增强国家和地区竞争力出发,密切结合河北省创建科技创新系统的实际需要,主要从事区域创新测度、创新系统创建、发展中的科技政策及科技管理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包括技术创新的科技政策与管理、技术创新扩散的科技政策与管理、区域创新系统化理论。项目论证评估与投资决策分析方向主要研究项目管理与宏微观技术评价问题。涉及到项目论证与评估、项目全过程管理、项目风险管理;国家的技术政策,产业政策对宏观技术体系、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的影响;项目投资方案的微观技术评价,对方案技术系统的可行性、可靠性、实用性、先进性及其综合技术效果进行权衡研究,目的是选择与相关环境相适应的最佳方案,或提出方案的改进建议,为决策提供依据。技术经济分析与风险管理方向主要研究技术决策(技术方案、技术措施)经济效益的理论与方法;技术经济评价模型、宏观与微观技术选择理论与方法;工程项目、工业投资等可行性分析理论、方法、技术;风险投资运作以及与资本市场的关系、风险投资项目的评估、企业融资风险与管理;企业运营管理各关键过程或环节(主要包括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的技术评价、分析与风险识别和控制等。

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21 版权所有 冀ICP备06012288 地址: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邮政编码:05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