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厚植家国情怀,我院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开展 2025 年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组建 “乡聚未来” 实践团,带领大家走进乡村,亲身感受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辉煌成果。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 “乡聚未来” 实践团成员刘树状的实践感悟。
这个暑期,我有幸参与了“乡聚未来”青年实践团的活动,这段经历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对乡村振兴的认知之路。
我们的首站是邯郸涉县赤岸村。一踏入这片土地,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这里留存着众多革命先辈们的足迹,一二九师旧址的每一寸土地似乎都在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看着那些保存完好的革命遗迹,听着当地老人饱含深情的讲述,我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目睹了先辈们为了理想和信念,不畏艰难险阻、浴血奋战的场景。这些珍贵的历史记忆,不仅让我对革命先辈们的奉献精神肃然起敬,更让我深刻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它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应当倍加珍惜。


随后,我们前往邯郸武安市伯延镇与磁山镇。在伯延镇,周总理“四个昼夜”的调研精神深深感染着我们。总理深入基层、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成为我们在今后学习和生活中应当秉持的准则。走进房家大院、徐家大院,那些古老的建筑仿佛在讲述着武安商帮曾经的辉煌,他们诚信、合作的经营理念,以及深厚的家国情怀,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熠熠生辉,值得我们传承和学习。


在磁山镇华丰能源工业旅游区,我们见证了传统能源企业的华丽转身。曾经的“工业锈带”如今已变成充满活力的“生活秀带”,通过深入了解,我们探寻到了企业转型发展的密码,新质生产力在这片土地上蓬勃发展,让我们对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看到了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广阔前景。

武安市淑村镇白沙村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典范。走进农产品加工基地,现代化生产流程、科学成本管控和高效电商销售模式让我们看到了农业产业发展新趋势。在党群服务中心,我们了解了党组织和村委会在乡村治理、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引领作用。文化广场上村民休闲娱乐的场景与整洁村容,彰显了乡村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的显著成效。与村委委员交流得知,村庄发展中的困难抉择及解决问题积累的治理智慧,让我们体会到乡村振兴离不开每位建设者的努力。


在武安市康二城镇,佳美农业的现代化智控养鸡场让我们大开眼界。与 “新农人”交谈,他们怀揣着对农业的热爱和创业的梦想,在乡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挥洒汗水,他们逐梦乡野的热忱和直面挑战的坚毅精神,令人敬佩不已。在武安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乡村振兴的规划和政策红利,从农业产业扶持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到农民素质提升,每一项政策都紧密围绕着农民的需求和农村的发展。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离不开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只有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永年区企美实业集团专注有机农业发展,致力打造绿色健康农产品品牌。参观其生产基地和加工车间可知,有机农业从种植、养殖到加工、销售全程遵循有机标准,保障产品品质与安全。该集团不仅在国内口碑良好,还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将中国有机农产品推向世界。这让人看到中国农业的国际潜力与竞争力,也激励着关注农业国际化发展,为中国农业崛起贡献力量。

最后,我们来到了广府古城。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古老的城墙、传统的建筑和独特的民俗文化,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回顾这次暑期实践,每一段经历都让我收获满满。乡村振兴是一场伟大的征程,它需要我们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先辈们的精神力量;需要科技赋能、人才回归,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更需要政府、企业和村民的共同努力,找准适合乡村发展的特色道路。作为青年学子,我们应当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用我们的知识和智慧,为乡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书写属于我们的青春篇章。